132章英雄的家
胡厚德不知道,宴会结束的第二天,邢跃平就提前离开中平市,回部队了。
临行前,邢跃平对他的父亲说:“恰逢战争,正是好男儿报效祖国的时机。爸,这次我回到部队,要么在战场上牺牲,要么,就要混出个将军当! ”
邢宗老泪横流,却没有劝阻儿子,他说:“去吧,家里面不用担心!”
邢跃平走得义无反顾!
因为,人争一口气!
那天晚上,胡魁在宴会上喝醉了。
送回到家时,醉得一塌糊涂的胡魁躺在**上,仍旧拉着儿子的手不肯松开,时不时的,就会嘟哝着喊胡厚德,直到听见儿子轻声的答应和劝慰,才会笑呵呵地呵呼着酒气,沉沉睡去。
胡厚德陪在**边,一直到凌晨天快亮时,才趴在**头上睡了会儿。
天刚亮,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。
胡厚德猛然惊醒,看着醉酒酣睡的父亲皱了皱眉头,似被人吵了觉,而有些烦躁地翻了个身,胡厚德顿时心生不快,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去,将房门关上,皱眉道:“谁啊?”
警卫员陈诚路快步走过来,低声道:“长官,是一帮记者,早就来了,被我和张哲挡在了外面。”
“唔,我去看看……”胡厚德走到院子里的井台边,用凉水简单洗了把脸,这才去了临街的肉舖中,打开舖门,面带笑容地请记者们进来。
他很乐意接受记者们的采访,更愿意让记者们看到他家里的情况。
不仅是自己爱慕虚荣。
更多的,是希望能够让父亲出风头,让父亲赚足了面子——昨晚回到家,醉酒的父亲向他讲述了战争爆发以来,街坊四邻们从最初帮助分忧,到后来窃窃私语的议论,再后来话里话外隐晦地劝慰,让本就担忧儿子的胡魁,心中无比的焦灼痛苦。每每听到街坊四邻的悄声议论,每每发现邻里们看向他时的同情眼神,胡魁都会忍不住觉得,好像,儿子真的已经在战场上,牺牲了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,是昨晚上胡厚德应冯钊阳代表的中平市军分区,以及中平市和中州省政府,做足这方面的宣传工作。因为战争时期,民心士气,需要靠榜样的力量不断的激励。
而且,胡厚德个人,还想借着记者的采访,把宴会当晚众人和记者们对他的评价和认知重点,扭转到身为军方科研人员的方向来。
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晋升上校,三枚紫星勳章获得者,又有冯钊阳那番介绍的话,大家自然而然地,就会把胡厚德看作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,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英雄。而如今好不容易军籍脱离了作战部队,胡厚德可不想,因为民意的汹涌,军方和政府协调后,再把他弄到作战部队去,让他继续去前线或者敌后作战,继续当英雄的模范榜样……那也太危险了。
所以,今天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时,深谙心理学的胡厚德,准确地抓住了所有记者们的心理,毫不厌烦认认真真地回答了他们的每一个问题,还向他们谈及了自己还未从军时的生活,以及从军、作战的经历。当然,重点讲述的,是父亲如何如何好,怎样从小培养他的爱国情操,父亲也曾经是一位优秀的符甲士,军人……还有,就是他五级符阵师资质,符甲维修大师的水准,在新式符甲武器研发方面,做出的卓越贡献!
至於战斗经历,则被他轻描淡写地几句话带过去了。
胡厚德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,外面不断有街坊四邻们前来,越聚越多。
对此,胡厚德不厌其烦,很礼貌地和每一位邻居打招呼,时而还会邀请某个邻居一起,向记者讲述着他小时候的一些趣事,以及父亲对他的教导。酒醒后的胡魁,也走出来坐在肉舖里,在记者的拍摄下,又有邻里街坊的配合,完成了一连串杀猪、猪肉的过程。
在后来的影视新闻栏目中,胡魁杀猪肉的情景,邻里街坊们的叙述,胡厚德腼腆又有些憨厚的表情和言谈,被细腻地展现在了举国民众的眼前——这,就是一位英雄,和他的父亲,日常的普通生活。
普通、平凡,但成就了一位战斗英雄!
这次的新闻画面,现是在中平市地方台播出,随后中州省视讯台播放,又被国家视讯台拿去,做了更为精致的剪辑,向全国播放。<
天才1秒记住:GaoBi.Net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