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章悲观
当蜇鹏军队耗尽锐气,付出极大代价,打下平江、兴民、龙口、九占原,有了挟大胜之势渡江作战的机会,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,也绝不敢轻易发起渡江战役。
因为,龙望省有汉威的第九集团军,阔原省有第六集团军,再加上汉威东北军区直属的五个边防师、三个机动师的庞大军事力量,又凭伏龙江防守作战,占据天时地利人和,蜇鹏军队如何能轻易攻克伏龙江天险?更何况,一旦战事拖延下去,蜇鹏军队精疲力竭时,北面军事实力不次於蜇鹏的克里亚姆联邦,就有极大可能挥军南下支援汉威,抄了蜇鹏军队的后路!
现在克里亚姆联邦按兵不动,是因为局势未明朗之前,他们不愿也不敢轻易和军事实力相当的蜇鹏帝国开战,生恐引起全球帝制联盟国家的军事介入,连锁反应下,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可能会迅速爆发。而苏政公约组织国家,虽然近几年来各国政治人物都很清楚,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,但对此所做的准备,却还远远不足。
不过,克里亚姆联邦还是在与汉威民主共和国接壤的东南边境地区,将战备提升到了一级,并且开始向这片地区调集兵力。一旦有利可图,又有稳胜的把握时,克里亚姆联邦绝不会错失良机!
而如果蜇鹏军队在伏龙江北迅速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,那么,克里亚姆联邦就不敢轻举妄动。
国际上,蜇鹏和帝制联盟国家的态度也会更加强硬。
徐龙森把全局战略看得很透彻,他也相信,军部、军区、联合参谋部、政府的高层们,肯定也会看到这些。但战争,和政治、经济、民生的联系,太紧密了,对於一个承平数十年的民主国度,不被逼到绝路上时,即便战争已经爆发,也很难统一意见,哪怕各方势力都很清楚应该怎么做,但当正确的意见是由对方提出时,那就必须反对、阻止、拖后腿……
每每想到这些,徐龙森都会感到憋闷得喘不过气。
东北边防被攻破后,蜇鹏第二军汹涌而入,势如破竹地向西一路闪电般攻击,实施大迂回战略,兵锋横扫汉威与克里亚姆联邦的边境地区。而204边防师和第九集团军的十四师,在蜇鹏第二军的闪电攻势之下,不断的战败、撤退,终於分别在向原市和相距百公里的望州市站稳脚跟,建立防线阻挡住了蜇鹏第二军的几路攻势。
得到这份战报,徐龙森就立刻致电军部,建议204边防师和十四师,应放弃向原和望州,尽快撤向九占原市。
他认为,204边防师和十四师能够在向原市和望州市稳住阵脚,根本不是因为这两个师已经从初期的仓促不及中反应过来,恢复了战力,更不是蜇鹏第二军逐渐疲软,再难以为继他们闪电般狂飙突进的攻势了,而是,蜇鹏军队刻意纵容204边防师和十四师,让他们守住了向原市和望州市一线,却也自缚住了手脚。
很显然,在蜇鹏第二军的眼里,汉威军这两个师,已经是囊中之物了。
然而军部和军区作战部,冲冲没有回应。
一向沉闷不争,几乎不犯错的徐龙森,这次却不惜可能会引起高层震怒的风险,致电十四师师长齐勇,劝其向九占原市撤退。
齐勇回复得很无奈:“自战事爆发,便屡遭败绩,国土沦丧,十四师已是罪责深重,愧对国家、军队、亿万民众。时至今日,纵然知晓局势险恶,又怎能抗命弃望州而不顾?想来,军部和军区作战部,也不乏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者,却也无奈。如今,十四师上下,唯誓死坚守望州一线,必不放蜇鹏军一兵一卒过望州而临九占原。”
徐龙森没有再劝。
只希望,军部能迅速增兵九占原,而不是踌躇犹豫着增兵平江战区。就算是迫不得已,必须在伏龙江以北和蜇鹏军队死战,也绝不能举行大规模的会战、决战。
最好的方法,就是采取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分散战术,将伏龙江以北彻底搅成一锅粥,把战事拖延下去……
而那样的话,相对蜇鹏军队的战力,汉威军队肯定会接连战败,又是在汉威的国土上,迭起的大战,会将伏龙江以北地区彻底卷入战祸乱世之中,民众涂炭、生计全无,百业荒废……军队士气低落、民怨沸腾,国内各党派再趁机作乱的话,总统恐怕都得辞职。
到那时候,局面势必更加恶化。
但至少,可以把战事拖延下去——而蜇鹏帝国和军队,也将陷入不堪重负的境
天才1秒记住:GaoBi.Net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