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臣参见陛下!”
御书房内,孔颖达躬身行了一个君臣大礼。
在唐代,面圣不需要跪拜,只需拱手施上一礼就行。
但面见皇上所施的礼,跟见同僚同辈所施的礼完全不同。
前者要弯腰躬身,而且弯的幅度要很大。
后者只需拱拱手、抱抱拳就行!
“爱卿平身……!”
李二亲手将他搀扶了起来,而后拍着他的肩膀,意有所指的笑着问道:“今天的考试,可还热闹……?”
他所谓的热闹,是指国子监众学子、以及三个大儒刁难封河一事。
“热……热闹!”
孔颖达的嘴角扯了扯,而后将一个小册子呈了过去,“这是国子监学子的肆业考试成绩,请陛下过目!”
“嗯!好……!”
李二兴致勃勃的接了过来,而后面带笑意的随手翻看了起来。
然而,他越看脸上的笑容越少,越看脸色越难看!
“这六道题竟然无一人答对……?”
李二翻看着小册子,眉头不由紧皱,“儒家经学也就算了,竟然连诗词歌赋,都无一人作答?这怎么可能?”
“以朕对他们的了解,虽然无一人诗才出众,但按这个题目,他们不太可能连一首诗都作不出来?”
翻看完小册子之后,李二有些不解的问道。
别人他不知道,但自家的三个孩子,写上一首劣诗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更何况,还有长安第一才女李小婉在场!
然而,在诗词歌赋方面,册子上写着,无一人作答。
也就是说,没有一个人能以画为题,赋出诗来!
“回陛下,他们之中,确无一人赋诗答题……!”
孔颖达笃定的点了点头。
“那……封河那小子,可参加了考试?”
看到小册子上没有封河的名字,李二好奇的问道。
今天之所以把国子监的肆业考试搬到立政殿举行,就是想给封河一个下马威。
让那小子看看,与他一样的同龄人,到底多有才华。
对比之后,希望这小子能有自知之明,不要癞蛤蟆吃天鹅肉,打自己女儿的主意。
“参……参加了!”
听他提封河的名字,孔颖达的眼中,闪过一抹让人难以察觉的慌乱之色。
果然怕什么来什么!
他最担心皇上提起封河,没想到,最终还是提了。
他穷其一生,都在研究儒家经学!
可是,他在这方面的造诣,竟然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。
这要是传扬出去,他老脸往哪儿搁啊?
“那他成绩如何?是不是什么都没答出来?”
刚刚还脸色难看的李二,提起封河,便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。
这小子出身乡野,压根没读过什么书,这么难的题,别说作答了,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。
“这个……全答对了,一字不差!”
孔颖达稍一犹豫,最终说了实话。
这件事终究是纸包不住火,即便他不说,长孙皇后也会告诉皇上。
“全……全答对了?”
李二以为自己听错,赶快又问了一遍。
这六道题刚才他可看了,难度极大,即便放在科举考试中,也未必有人能答的出来。
封河那个乡巴佬,怎么可能全答对,而且还一字不差?
“千真万确!”
天才1秒记住:GaoBi.Net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