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患刚过,干旱又至,这几年,从未风调雨顺过,唉……!”
长安城外,李二看着干涸的农田,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。
今天若非他微服出巡,还不知道灾情竟然如此严重!
“长安城的灾民越来越多,陛下要尽快从江南筹运粮食,否则,冲则生变啊!”
魏征看着叶子微卷的庄稼,忧心忡忡的说道。
“是啊,夏天黄河决堤,从齐鲁地区逃来不少灾民,如今又逢干旱,长安城的灾民会越来越多,这粮食问题如果不能解决,恐会引发民变!”
长孙无忌也叹了口气,点头附和。
“嗯……!江南筹粮一事,就由辅机你亲自去办……!”
李二稍一停顿,继续说道:“对了,时刻监测灾情,江南粮食运回来之前,如有必要,可开义仓放粮,以解燃眉之急!”
“遵旨!”
长孙无忌微一拱手,继而似是想到了什么,话锋一转说道:“这调运粮食,治标不治本,只有修渠灌溉,恢复农耕,方能解灾民之苦!”
“没错!”
李二点头,而后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,“回去之后,让工部尽快拿出个修渠方案来,这旱灾一日不解决,我大唐的边境,就会一日不得安宁!”
“特娘的,这高句丽、薛延陀、还有那个逃到西边的突厥,经常犯我大唐边境,就连奚与契丹这种弹丸小国,都敢在我大唐边境烧杀抢掠,若非缺乏粮草,早把他们给灭了!”
尉冲恭也愤愤不平的开了口。
这几年来,高句丽、薛延陀、吐蕃、吐谷浑,不断滋扰边境。
但朝廷都选择了隐忍,原因无它,缺乏粮草!
一旦开战,粮草消耗甚大!
如今,大唐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了,哪还有多余的粮草供朝廷去打仗?
除非不顾及百姓死活,强行出兵!
只是,若是这样的话,就会步了隋炀帝的后尘!
只有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,朝廷才敢出兵打仗!
这也是为什么李二迫切想要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因之一!
“父皇,我口渴……!”
就在众人商议赈灾一事的时候,旁边的长乐公主小脸委屈的说道。
“这么快就没水了?”
李二晃了晃手中空空荡荡的水囊,又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大太阳,无奈的叹了口气,“难怪民间有秋老虎一说,这马上就要进入深秋了,竟然还如此酷热!”
“陛下,前面有农民在劳作,不如我们过去讨些水喝?”
房玄龄抆了抆额头上的汗,一指远处说道。
李二手搭凉棚,朝人群看去,眉头不由皱了起来,“这还未到秋收季节,怎会这么多人收割庄稼?”
“他们……好像在扯田里的藤秧……?”
魏征仔细凝视片刻,疑惑不解的开口说道。
“还没到秋收,就毁掉庄稼,真当我大唐律法是摆设吗?”
听说是在毁坏庄稼,李二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。
连年的灾情,使的粮食不断减产,为了促进粮食增收。
他特地命吏部修订了大唐律法,凡是损毁青苗、破坏粮食种植者,处以重罪!
如今,看到绿莹莹的庄稼被扯掉,他很是心疼!
“这每逢干旱,有些农户看到收成无望,就会收割地里的秧藤,以饲牛羊,否则,等庄稼全干枯干,损失会更大!”
长孙无忌看他动怒,赶快解释。
大唐官员都有职分田,他家也不例外。
在这长安城外,他就有十二顷的职分田,往年干旱的时候,他也曾被迫无奈,命佃农提前收割,以作牛羊饲料。
天才1秒记住:GaoBi.Net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